玻璃钢雕塑
这么流行,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商场都经常能遇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玻璃钢雕塑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就说一说玻璃钢雕塑的制作流程
步,骨架焊制一个完整的雕塑骨架的主要由木板底座与角钢支架组成。主要的支撑框架固定好之后,用钢筋制作雕塑的大体形态;在此基础上用细铁丝、木头十字架缠绕,来拉住后续上的大泥,防止掉落。雕塑架子搭建得均衡度极为重要,它决定了整个雕塑完成后的形态、也是雕塑是否成功的关键基础。
在后现代美术的发展过程中,抽象表现主义的雕塑创作始终注重团块与虚空的相互渗透,从内部的角度考虑形体,结构与空间的相互交替使得雕塑永远处于平衡中,又不断变化。当代具象雕塑的创作也具备这一特点,雕塑家在创作作品之前,要考虑到形体与空间的关系,这是基础,也是作品成熟与否的必要条件。
玻璃钢雕塑上泥
第二步,上泥
上泥是个酣畅淋漓的过程,大块软硬适中的泥挂在雕塑架上,形态慢慢呈现。挂泥的过程中,泥过软雕塑易垮塌,过硬不易进行下一步的塑造,适度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松软的雕塑容易形成有体量欠结构的表象。形体在泥地增减中建立,塑造细部的形体在整个雕塑创作中耗时多。
人体写生是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创作方法,学院派的艺术教学以泥稿创作为初的摹写方式之一,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学院派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古典写实主义的阵地。如今中国学院派的雕塑有几个大的方向,具象写实主义是其中坚实的一派。用泥稿进行创作,则保证了写实的可操作性。维特根斯坦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好的图画。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雕塑形体,是具象雕塑艺术家表达情感和创作理念的好的方式之一。
第三步,翻制石膏外模要在制作好的泥塑上插上插片,作为分好模子的模线;均匀地撩上石膏,一般至少要撩三层,以保证每一层被覆盖,以及模子的牢固;之后等待石膏在室温下凝固干燥。一般来说,插片可以用铁片、铝片制作,也可就地取材,使用铝制易拉罐剪制插片。
第四步,卸模和拆泥石膏模具硬化后,打开模具,清洗干净模具内部的泥,以备后续玻璃钢翻制时使用。石膏外模在玻璃钢翻制后需敲碎,以取出玻璃钢内模。卸模和拆泥对于一件大作品来说,是大工程。掏泥是作品完成后的大解放,一点点把前面做好的泥掏出来,这个过程,就像释放,期待下一步的来临
第五步,制作玻璃钢内模
在石膏模具上翻制玻璃钢雕塑,一般采用手糊成型工艺。模具清理干净后一层胶液一层玻璃纤维布,每一步按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施行时间,铺完后等待玻璃钢固化。
雕塑以三维空间存在,它有自身的体量,它不仅要占据空间,还要争取时间上的恒久,玻璃钢这种材质在目前的科技手段仍然存在老化等问题,在时间性上与铜等金属材质有一定的差距,在制作玻璃钢时,尽量选择目前市面上比较先进的材质。
第六步打磨玻璃钢雕塑不饱和树脂在凝固后有一定的收缩率,并且表面粗糙,还会产生气泡,需要填补和打磨。打磨从翻制时就开始,是花时间,又看不出效果的一道工序。作品精细效果基本都靠打磨修整完成。泥是软的,翻成玻璃钢是硬的,很多形体后还是要在硬的质地上完成,相当于又一次的塑造。玻璃钢就是在繁复的创作中不断完善。打磨是一种修行
第七步,着色及上光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着色风格和上色手法,如同绘画,每一笔颜色在每个人手里会表达出迥然不同的状态与情绪。雕塑的表面着色,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方式,古希腊人的铜雕通常用脱蜡法铸模,保证了形体表面的细节和结构。当以青铜为材质创作的艺术家开始用青铜表现具有情感的形体和结构,着色在雕塑表面效果上所起到的作用甚微。而玻璃钢这种材质的着色,在具象写实主义雕塑的创作中是必备条件之一,所区分的是表面效果的简单还是复杂。雕塑作品以外在的表象体现作品的内在,着色能大程度地保持雕塑作品的感性特征,“它不必被解释,可以被感受。”①
玻璃钢雕塑的整体效果与表面保护层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雕塑家为作品上色之后会加一层保护层,可以是绘画用上光油,也可以是漆。既能让作品效果突出,又能保护作品表面的色彩和细节。
第八步,安装安装通常要考虑作品的现场效果和和雕塑摆放的环境。雕塑的大小、雕塑组件的结合、底座的承受度、作品的稳定性等等。安装与雕塑展览摆放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后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好的作品,在展览的空间中相当于二次创作。作品的情境设定,通过情境引导观众在展览现场与作品产生被引导的自我认知,也使得艺术家的作品被地了解,这是当代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之一,作品不是单纯地展出、陈设,物和空间的关系、与人的关系在展览现场,互为构建一个现场。